时间:2023-02-06 12:41:56 | 浏览:873
人工智能可以为人类带来什么?在第五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现场,机器人打扫卫生、送咖啡、专业消毒等辅助人类的应用场景集中展出,而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互融共促的趋势,则引领人们看到了一个万物智联的AI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大会现场,一览未来“元宇宙+AI”的盛景。
多任务处理成机器人研发方向
在元宇宙中“培训技能”
身着京剧戏服,随着节奏展示身段,在达闼机器人展台,两名机器人正在演出京剧《大闹天宫》选段。而在另一边,机器人又摇身一变成为“家庭保姆”,手持吸尘器,干活细心麻利,新一代的智能柔性关节和云端融合智能等技术使机器人得以“身兼数职”。
达闼机器人高级产品总监骆磊告诉记者,这款刚刚发布的人形智能服务机器人Cloud Ginger2.0,采用了数十个世界领先的新一代智能柔性关节-SCA2.0和多种传感器,依托视觉传感、灵巧手和AI算法,可实现高精度智能抓取。结合全身多处硬件扩展接口,则可实现各种外设工具操控能力。
“机器人还可依靠云端大脑的能力,进行多模态交互和自主学习,只要提前在应用场景里做充足的训练,就能实现快速‘转岗’,广泛服务于导览讲解、养老陪护、教育科研等场景,而且很规范,不会偷懒。”骆磊笑着说。
机器人的操作系统是机器人接收指令并胜任诸多不同任务的关键。该企业研发的海睿OS5.0云端机器人操作系统,通过名为“海元世界”的“机器人元宇宙”和机器人开发套件,就可以帮助人类对机器人进行大规模、低成本和高效率训练。
“机器人的元宇宙和数字孪生环境是什么呢?就相当于机器人的整个现实环境都复制在了虚拟环境中,这样我们想让它学习新的技能,都可以在虚拟环境下进行训练,这样就能节省很多的人力,包括场景搭建的成本。”骆磊向记者解释道,“机器人的大脑不在终端,而是在‘云端’,这意味着机器人可以快速、持续地学习新的能力。”
而要想使机器人适应更多人类场景的需要,人形双足机器人的出现势在必行,因为只有具备双足,机器人才能完成上下楼梯、爬坡过坎等复杂人类动作。在9月2日举行的“AI领SHOW”论坛上,达闼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晓庆宣布向这一方向进军,“2025年,达闼人形双足机器人‘七仙女’将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款预发布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小紫”,拥有与人类最接近的机器人身体,全身有60多个自主可控的智能柔性关节,实现机器人全身的拟人化灵巧运动和控制,可以进行陪伴、康养、清洁等智能服务,为家庭提供可靠的、有温度的智能体验。
“元宇宙”助力机器人远程控制
打开“虚实相融”的AI世界大门
元宇宙的一大特点就在于打破虚拟和现实的界限,那么当元宇宙加持人工智能后,将为人工智能带来怎样的突破?
在通信领域,这一突破体现在打破地域限制来沉浸式地感知现场。中企通信推出的“AR千里眼”远程运维服务将AI与AR(增强现实)整合,并融入了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算法能力等关键技术,通过AI技术进行分析、预测、结果展示,让企业网络运维人员可以远程如“身临其境”般感知现场实况。
远在千里之外的工程师能够通过AR眼镜查看设备配置、3D操作手册,与现场团队互动及交流关键信息。全球疫情爆发初期,工程师的流动性受到较大限制,AR千里眼远程运维服务便大大帮助了解决远程运维难题。
机器人的远程控制则是机器人与元宇宙技术融合的一大成果。闵行企业节卡机器人自研的“节卡元宇宙共融交互系统”,这是一款采用增强现实、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所构建的沉浸式虚拟现实交互系统。通过利用场景相机将现场环境实时传输到元宇宙设备,人们可以使用VR手柄及手势识别远程操控物理世界的机器人同步工作,实现数字空间和物理世界的无界连接。
节卡机器人算法工程师王玉伟向记者介绍道,该系统可以广泛用于工业、建筑、医疗等领域,减少一线操作人员所面临的安全风险。“比如在高压电线的维修和维护场景下,操作员就可以进入‘虚拟现实世界’远程进行实时操作,在实现精准的维修维护的同时,也避免了可能存在的人身伤害。而在高风险的医疗场景,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则可以通过本系统远程照顾患者,无接触治疗既可避免医疗感染,又无需穿戴层层防护服,显著提升了工作舒适度。”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人类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解放双手,工厂的生产变得更加有效率,物理上的距离也不将成为阻碍,一个虚拟与现实交融的“AI新世界”图景已经浮现。
“元宇宙技术将让我们的机器人更加地智能化,自动化,同时也赋予人们随时随地进行操作的能力。在后疫情时代,人们可以在家高效地操作机器人,让它完成工厂的一些既定动作,保证流水线不被中断,并且一个人就可以控制多个机器人,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的目的。”王玉伟表示。
近年来,闵行围绕从核心芯片、算法平台、智能终端产品到行业应用的产业链各环节,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壁仞科技、达闼机器人、节卡机器人等一批新赛道产业项目落地生根,为上海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高地贡献力量。
记者:糜俊豪
编辑:若楠
据世界黄金协会7月28日消息,尽管二季度表现疲软,但一季度黄金ETF的强势流入仍推动上半年黄金需求明显复苏。央行购金步伐继续,二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180吨。央行购金步伐继续,二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180吨。
新华社上海8月20日电(记者杨有宗)记者20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成立满3年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在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推动临港新片区在新起点迈出新步伐,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
后来等到凶手伏法,上海一家电视台做了一期特别节目,深度报道了我们公寓楼里的“凶杀案”,包括案发经过、作案手段、侦破过程等等。平时我特别喜欢看惊悚小说和犯罪电影,还特别喜欢研究法医,在网上见过很多极其血腥的场面以及全世界各地“奇葩”的刑事案件,自认为心理素质相当强大,但那几个晚上,一想到自己住的公寓楼刚刚发生了一起“凶杀案”,我还是好几个晚上都没睡好。
经济总量“进位”党代会报告中明确:今后五年的目标之一是:“世界影响力”的能级显著提升。一座城市的“世界影响力”,终极评价标准无外乎也是围绕她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展开的。依托这样的城市魅力,实现“城市软实力国际影响显著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全面提升”,不仅是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奋斗目标,更会成为提高全球叙事能力,“自塑”国际形象的重要“中国实践”,“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的生动典范。”
com注册于2005年1月,YingYuZhou2021年,在互联网业界被称为元宇宙概念的开局之年。com和HuanChao有媒体报道称,映客在2022年的营收有望突破百亿大关,过去几天,关于映客入局元宇宙的报道陆续出现。
数字藏品是虚拟数字商品,而非实物,是依附于“元宇宙”概念下的类目藏品。通俗地讲,数字藏品是一种“看得见,摸不着”的藏品。目前来看,数字藏品属于“小众”事物,但在玩家圈子里,“拼手速”“秒杀”已经成为常态。
vivo联合百度推出了“vivo X80系列解构实验室”活动,在活动中以vivo的明星产品vivo X80Pro为主发布了vivo X80系列解构。在所有厂商都开始进军元宇宙的时候,vivo作智能手机的引领者也迈出了在元宇宙行列里的重要一步。
8月20日,中国古代十大名马系列之秦汉名马数字藏品在中国领先的数字藏品平台数藏中国首发,中国马术行业正式进军元宇宙。本期藏品由中国马术网、中国马文化运动旅游规划研究院、北京中视中影信息顾问有限公司指导,北京阳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设计、制作,北
【1】人民网发行创办25周年数字藏品8月19日消息,人民网推出通过人民链平台进行区块链认证的“人民网创办25周年”数字藏品,每个人民网的员工可领取1份,可分享给除人民网员工以外的9位朋友。【2】南京江北新区“元起点”元宇宙中心获批国家级新型。
“上线即秒光”、“不到半分钟售罄”……从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到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各种各样的数字藏品被不断秒空,也被网友戏称为“万物皆可数字藏品”,“人人都可能成为收藏家”。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