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5 17:20:45 | 浏览:97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VR稀饭
元宇宙火了。这股被Facebook带动的风口越吹越大,随着10月底Facebook正式更名为Meta,元宇宙概念进入一个持续的高潮期。
7年后的历史重现,一样的资本躁动,不一样的是什么?
我们首先将镜头往前推: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金收购Oculus VR,同样引爆了国内的创投市场:2015年,国内的VR投资规模直接从2.7亿上升到24亿,翻了8倍。
七年前,搭上VR热度、一飞冲天的明星公司当属暴风科技(后改名为暴风集团)。2015年3月,它正式登陆国内A股市场,就收获了36个涨停板,VR板块是刺激股民追捧的重要概念,这是暴风创始人冯鑫受Oculus被收购启发,一年前刚布局的。
2015年11月,暴风魔镜一体机的发布会上,宣布未来一年要实现的“三个1000万”的目标:推动中国VR用户达到1000万;每月给游戏合作伙伴分成达到1000万;每月给内容合作伙伴分成达到1000万;
回头看,这显然是一个太过于乐观的目标。高歌猛进仅仅一年后,暴风魔镜CEO黄晓杰就需要以连发两封公开信的方式,表示“2017年注定将是VR指数级爆发的一年”,“VR的进化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VR全民化的时代即将来临”。
以急切的心态等待着,等待着VR/AR行业的破圈和爆发,这可能是彼时很多这个行业创业者的内心独白,包括当时作为联合创始人、参与创立VR/AR垂直媒体平台青亭网的我。
翻看过去这个公号上,我写的哪天VR新闻能上科技头条,才能说这个行业爆发了!再看看今天媒体上对元宇宙话题的跟踪报道,有一点“终于等到这一天”的复杂情感。
元宇宙,这样一个更大、更带有未来愿景的趋势性概念,也实现了更大层面上的共震,自然也带动一批坚守在VR/AR领域创业公司的新融资和新机遇。
今年最著名的国内AVR领域的投资案例,当然是字节跳动收购PICO(网传金额达到90亿人民币)。
记得2020年12月底,在我主持的“第四届VR/AR产业创新者峰会”上,Pico创始人兼CEO周宏伟就表示,“VR产品在C端的市场已经由一个尝鲜者的阶段,快速进入到早期消费者的阶段,预期在未来两三年会走进一个大众消费者的阶段。 ”
今年VR设备的出货量也印证了周宏伟的观点。据外媒的消息,Facebook发布的独立头显Oculus Quest 2出货量或已达到1000万量,这也是CEO 马克·扎克伯格认为VR 的生态系统爆发的关键门槛。
当然,扎克伯格还预测:元宇宙可能在未来5到10年内成为主流,元空间将继承移动互联网,这也使得能否拿到“元宇宙的门票”成为热点话题。
资本再度被点燃。国内A股方面,截至目前,已有超过70家上市公司被列入元宇宙概念股;国内网红经济公司“天下秀”因为发表一份提及元宇宙的公开信,导致市值飙升50亿元……
曾经一度在资本市场失宠,主要靠着自我造血,度过了2017、18年的低谷期的VR/AR行业,原本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忽然,它又被下了一剂猛药。
当然,经过前一轮大浪淘沙的创业公司,肯定也具备了更强的定力和长期主义的精神。
就像字节跳动产品和战略副总裁朱骏对媒体表示的那样:看好VR/AR技术未来在办公、培训、视频、娱乐等各领域的应用,但对特别宏大、非常抽象的概念一向持谨慎态度。内部也要求团队避免使用这类概念,保持脚踏实地的风格开展具体工作。
对我来说也一样,希望未来以观察者的视角,定位于VR/AR垂直媒体和泛科技媒体的中间地带,对这个行业进行长期、持续的输出,让VR/AR产业正在发生的变动得到更好的传播。
现在,我想了解和回答的第一个话题就是今天的标题,和2015年VR元年相比,今天这个行业有哪些不一样?
欢迎你的答案!
如果你是一个投资者,浏览近期最火热的创投项目,以及涨幅惊动监管层的股票,你可能会发现它们共同的联系:元宇宙概念。如果让扎克伯格、黄仁勋、马化腾等一众科技大佬讨论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他们可能会告诉你同一个词:元宇宙。什么是元宇宙?它始于19
前段时间,HTC发布了VIVE最新款的个人便携式VR设备——VIVE Flow。不过与HTC过去任何一款VIVE设备不同,VIVE Flow的目标用户并不是那些愿意为VIVE设备花高价的VR游戏玩家,反倒瞄准了那些VR“轻度用户”,甚至是从
元宇宙的风很大,围观元宇宙的投资人不少,小试牛刀的公司也不少,但用真金白银砸进来的又有多少?腾讯算一家,字节算一家,而阿里算第三家!不出意外的话,国内某家AR制造商的股东正在家中狂欢,庆祝此次融资大获成功。而投资方就是那家被互联网民工艳羡的
引言:2023年的各家跨年晚会里,「元宇宙」已然成为了新宠。不管是AR x元宇宙,还是新中式x元宇宙,都将「元宇宙」的多元和魅力展露得一览无遗。 然而,在今年的跨年营销里,最扎眼的,可能还是勇闯天涯superX的云上Boom 之夜。 凭
7月12日,玩出梦想集团旗下标志性科技品牌YVR,发布新一代VR眼镜YVR2。作为该品牌的潜心力作,YVR2以颠覆性光学方案,高端硬件配置,强大自研算法,先锋设计美学,带来革命性的虚拟现实体验。YVR2也将是全球首个正式发售的Pancake
从“元年”到“拐点”过去几年,几经沉浮的VR(虚拟现实)让市场对VR行业观点不一,有人说它披着元宇宙的外套“割韭菜”,也有人认为VR行业已经有了质的变化,VR设备正在走向正循环。“当然,元宇宙概念的催化也是其中一个因素,但不是关键因素,其持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齐萌 张智 广州报道国际数据公司(IDC)近日发布报告预计,2022年AR和VR头显全球出货量为970万台,较2021年同比下降12.8%。同时,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VR稀饭元宇宙火了。这股被Facebook带动的风口越吹越大,随着10月底Facebook正式更名为Meta,元宇宙概念进入一个持续的高潮期。7年后的历史重现,一样的资本躁动,不一样的是什么?我们首先将镜头往前推:2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证券,徐涛、胡叶倩雯、苗丰、梁楠)1. VR设备趋势:元宇宙硬件载体,巨头引领,一体机及MR为趋势1.1 元宇宙:七层产业链,八核心要素,VR/MR/AR硬件是底层核心硬件是构成元宇宙“七层产业链”并实现“八要素”的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作者 | 徐珊编辑 | 云鹏智东西11月2日消息,在百度一场科技沙龙活动上,百度副总裁马杰围绕元宇宙概念和基本架构等进行相关分享,并透露了百度开发者大会将基于百度VR平台希壤打造,以虚拟会场的形式举办。对于
每经记者:张凌霄 每经编辑:李孟林颇具热度的元宇宙市场似乎正在面临考验。根据研究公司CCS Insight的数据,2022年到目前为止,全球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下降了12%以上,仅960万台。该机构预计,宏观
在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中跟现实空间的关联有什么区别?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二者的概念定义和应用场景。您可能听说过虚拟现实 (VR) 和增强现实 (AR) 这两个术语。 您甚至可能知道两者都是尖端的新兴技术,可以让您看到 3D 对象。
增强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广泛运用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
撰文 / 陈畅编辑 / 孙春芳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品营销活动,将字节跳动旗下VR公司PICO推入大众视野。近日,多位消费者反映被“PICO 4 VR一体机”的广告刷屏了。抖音、B站、互联网电视、地铁站,到处都是窦靖童和何同学手持PICO 4“凹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作者 | 徐珊编辑 | 云鹏今年的“元宇宙双11大战”着实精彩!前有字节跳动的PICO Neo 3 VR头显价格狂降1650元,后有梦想绽放的爱奇艺奇遇VR头显礼包连连,就连XR新秀雷鸟都选择用免单、半价等